• Jul 04 Sat 2015 12:00
  • 瓶頸

      有好幾個星期沒寫學習日誌了,原因是學習遇到瓶頸,很努力的練習,但是結果卻不如理想。

      12個大調音階和大三和弦,就是有幾個調子不順。想到還有好多和弦要練習,心裡就著急,越急越練不好。半後拍重音或是二、四拍重音,練習好幾週了,當注意力放在音符時,重音又吹錯了。速度加快了點,重音位子又跑掉了。Hank 老師示範時那個音樂的律動性、Jazz 的韻味就是綿綿密密,自己練習就像沙礫般粗糙。

      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其實也不是什麼瓶頸,是自己太心急!想說為什麼都了解老師提示的重點,吹奏時就是不堪入耳?以前練習古典曲子或是流行歌曲時,大多已經聽過很多次,拍子旋律都按熟悉的規則。所以相對而言,上手時間短,因此就受到激勵。而 Jazz 就是要學新的規則、新的技巧。沒有投入大量時間的練習,沒有按部就班、一步步練習,就無法內化。當然感覺速度就沒之前學習快。是自己輕忽了 Jazz 的難度。

      唯一值得慶興的是,我的音色大有進步,Hank 老師也注意到這變化。看來「一萬小時」的淬煉是必經之途。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八仙的粉塵爆炸事件,大家談的除了對傷者的醫療救援和追究責任之外,很少聽到政府部門,對系統性失誤的檢討。

 

        若曾經或正任職於有規模的工廠的朋友,都上過不同程度、有關的工安課程,從工安意識到專業知識的訓練,最後會落實在標準作業規範中 (SOP)。根據這些作業規範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生產出對的產品。在訂定 SOP 時,都會避開系統性失誤,或在某種失誤發生的初期,就能偵測並適時採取行動阻止失誤擴大,造成嚴重損失。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除浪費是「精實生產」 Lean Production的核心概念。要消除浪費,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浪費?TPS 豐田生產管理系統列出了生產的七大浪漫,其中第一項就是生產過多的產品。另外還包含了:不必要的等待、不必要的搬運、不當的作業製程、存貨過多、動作的浪費、不良品。

 

        把生產過多的產品列為第一,是有道理的,因為它是多數浪費的根源,也是阻礙我們早期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原因之一。因為生產過多的產品,會增加不必要的搬運、也會增加等待時間、增加庫存。當有不良發生時,可能因為多做了些產品,就不急著探究發生不良品的原因,也可能因此延遲了解決問題的時間。也會延遲其他在同一個生產線生產的訂單。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談到腹式呼吸,重點是:運用腹式呼吸的技巧,可以有效的吸氣,儲存更多的氣在肺部。就好比有充足的水量在水庫裡,當我們要用的時候就可以釋放出來。但是要如何釋放?這就有高度的技巧,有許多的技巧還在練習中。

      先從平常在管樂社練習和在 Hank 老師上課時,演奏音色的要求不同說起:在管樂社主要是吹奏古典樂曲風為主,要求的音色偏美聲;而爵士樂要求的音色外放,要求的顆粒感較重 (就如唱聲樂和搖滾樂的不同)。音量的要求差異也很大:薩克斯風的音量在一般的情形下,要比其他木管樂器大 (長笛、豎笛、雙簧管…等),所以在古典樂合奏時通常要將音量控制小聲一點。但是在演奏爵士樂時,如果是大樂團 (big band) 的合奏,和銅管樂器組合比較多,小號 (trumpet), 長號 (也稱伸縮號或伸縮喇叭 trombone) 的音量都大過薩克斯風很多,所以聲音要大要外放。

      所以剛開始上 Hank 老師的課時,老師常要求我聲音要再大點,要再外放一點,不然在大樂團就會被掩蓋掉聽不見聲音。基本上吹氣要想像是冬天在哈熱氣取暖般的吹「暖氣」,而不是想把熱開水吹涼那樣吹「冷風」。所以喉嚨要開,下嘴唇要稍微外翻。這樣練習馬上碰到兩個問題:一是音高不準了;另一個是氣不夠了。以前比較少為氣不夠煩惱,現在要再重新練肺活量了及吐氣。音不準,就靠調整吹嘴位置、和控制嘴唇的壓力、還有丹田用力頂住來調整了。

      還有一招是早知道,但一直沒好好用的,那就是使用專用吹嘴。演奏古典時用古典吹嘴,演奏爵士時用爵士吹嘴。趕快拿出壓箱的爵士吹嘴,要花一番工夫來適應新的吹嘴了。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學管樂時,老師一定會教腹式呼吸,不要用胸式呼吸。也就是說吸氣時是以橫隔膜向下擴張,讓肺部產生負壓而吸氣,吐氣時將橫隔膜向上將肺中的氣體排出。而胸式呼吸是以胸廓肌向外擴,讓肺部產生負壓而吸氣,反之吐氣。練習的方法,都建議初學者可以躺在床上練習。呼吸時看腹部起伏,而胸部要保持平靜,不要有起伏。體會這時呼吸時橫隔膜的運動,然後在吹奏樂器時,也運用相同的橫隔膜運動,熟練後不論是站姿或坐姿,就隨時可以控制用腹式呼吸。

      為什麼吹奏樂器要用腹式呼吸?有很多保健、瘦身的醫師及專家說腹式呼吸有益健康、呼吸效率比較好、可以按摩內臟,請自行搜尋參考,但是和吹奏管樂應該不是直接相關。有專家說「腹式呼吸」可以比「胸式呼吸」多吸兩倍的空氣量,我想這才是真正的理由。腹式呼吸可以讓在肺部下方靠近橫隔膜附近的肺泡充分作用,這樣就是整個肺部的肺泡都運用到。而胸式呼吸只在胸廓肌範圍作用,這個範圍是在肺部的上方,所以只有肺部上方的肺泡被充分運用,下方的肺泡運用較少。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吹奏管樂或聲樂要用「腹式呼吸」了。

      這只是呼吸方式,但是老師還會要求吹奏時肚子要撐住,不可以塌下來,要「氣貫丹田」。尤其在吹高音時,肚子要用力。即使將氣吹完了,肚子還是要撐住,這就和一般的腹式呼吸不一樣了。這就有點違反自然了,需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反覆練習了。

      吹奏薩克斯風是要將氣吹進吹嘴與竹片的微小間隙中,使竹片振動,這個振動讓薩克斯風管中的空氣跟著振動,就產生了聲音。樂器上的按孔,決定了樂器內的共振腔的長短。共振腔越長聲音越低,共振腔越短聲音越高。這只是基礎的音高控制方式,另外利用嘴唇控制與氣流的緩急,還是可以調整一下音高,但是音色就取決於泛音的組合了。要控制音色,除了樂器本身結構、材料、吹嘴的形狀、開口、竹片…等等外在條件的選擇外,吹氣的控制就更是一項高端的技巧。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30 Thu 2015 18:00
  • 搖擺

  搖擺 (Swing) 在爵士樂甚至在流行樂是重要的元素之一。搖擺樂就如字面上的意思,讓人聽了身體就想要隨著節奏搖擺。在1920 年代開始的美國爵士搖擺樂,很多就是在舞會中的伴奏音樂。當時 1920’s 主要還是在黑人之間流行,到了 1935 年 8 月 Benny Goodman (Benjamin David Goodman, 爵士搖擺音樂家、豎笛演奏家、樂團領班 bandleader,被稱為搖擺之王 “King of Swing” ,1909-1986) 在 Palomar Ballroom (在洛杉磯,當時是著名的舞廳,可以同時容納 4,000 對男女一起跳舞。開幕時吸引超過 20,000 人到場。男士入場費 4 毛美金,女士入場費兩毛五美金,建於 1925 年毀於 1939年大火) 演奏,開啟搖擺樂在白人社交圈流行。也成為當時美國的流行音樂,1935~1946被稱為搖擺年代 「The Swing Era」。

      雖然30年代純搖擺音樂已經褪去光環,搖擺的音樂元素卻已經融入各式音樂,扮演重要角色。所以 ”搖擺” 也是我學爵士薩克斯風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以前對搖擺音樂節奏的理解,是前半拍與後半拍的長度不一。長度大約是前半拍佔 2/3,後半拍佔 1/3。但是跟 Hank 老師學習後,他說演奏重點要把吹奏的重音放在後半拍。當節奏加快,有時所謂的前半拍 2/3 後半拍 1/3 的時間分配已無法分辨,但是把重音放在後半拍,搖擺的感覺就出來了。


      所以花了一段時間練習把重音放在後半拍。如圖所示: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開始學薩克斯風到現在,共和三位老師學習。在尋找及拜師的過程,有諸多巧合與趣事。

      能找到適合的老師,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有人可以自學,有人可以從書上或是網路上找到教學資源,但是都不如有個老師能在旁互動指導來得有效。如果能找到合適的老師或教練指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我來說適合的老師,就是能讓我維持學習的熱情,而且能針對我的學習狀況指導;能讓我學到該有的知識與技能,有適當的壓力推動進步,又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到學習成果的喜悅。

      中斷跟隨蕭老師的學習後 (拜師記之一),薩克斯風的學習就有點在打轉,進步緩慢。後來因為職涯規劃,時間的安排比較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調整,就一直想要再找位教爵士薩克斯風的老師。有次在送樂器保養的機會,得知潘恆健 (Hank Pan) 老師在薩克斯風玩家館台北分店有授課,就想找 Hank 老師學習。Hank 老師畢業於在 Boston 的 Berklee 音樂學院,主修爵士薩克斯風。(請參考在本文末的 Hank 老師簡介) 是我理想中的老師之一。想找個機會拜師,這件事一直放在心上。

      直到今年 1/29 到國家音樂廳欣賞 FIVE SAX 的演出,找到位子坐下,眼睛突然一亮,前面不就是 Hank 老師嗎?他也來聽音樂會。怎麼會那麼巧,是「吸引力」法則發揮效力嗎?因為已接近開演時間,座位進進出出也惹人厭,就先按捺興奮的心情專心欣賞。演奏會十分精彩,展現了薩克斯風演奏的多樣性,並增添趣味性。原來薩克斯風演奏不只是古典、爵士或是流行而已。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開始學薩克斯風到現在,共和三位老師學習。在尋找及拜師的過程,有諸多巧合與趣事。

      能找到適合的老師,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有人可以自學,有人可以從書上或是網路上找到教學資源,但是都不如有個老師能在旁互動指導來得有效。如果能找到合適的老師或教練指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我來說適合的老師,就是能讓我維持學習的熱情,而且能針對我的學習狀況指導;能讓我學到該有的知識與技能,有適當的壓力推動進步,又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到學習成果的喜悅。

      蕭靜詩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但是她是我的第二位老師。從開始學薩克斯風就要找老師,在完成我的第一次表演後 (請參考「第一次表演」),更催促我要趕快找老師學習。台中后里是薩克斯風大本營,但是從龍潭到台中路途遠了點。想到台北是資源豐富的首善之都,應該比較好找。在潮州街的薩克斯風教學工作室,上了一期四次的課程後,評估龍潭到台北的交通時間,還有下班後可能飆車的緊張狀況,時間及精神成本太高,只好停止到台北上課。因為學習時間很短,加上來去匆匆,學習沒明顯進展。

      如果要省去交通所造成的浪費,就要就近找老師。在龍潭街上有一家歐普拉(Opera) 樂器行,就進去問問附近是否有教薩克斯風的老師。樂器行邱老闆說,這裡就有老師,蕭老師是桃園交響管樂團的團員,而且已經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原來樂器行樓上隔了幾間練習室,老闆娘自己也是長笛老師,還有小提琴、鋼琴、吉他、爵士鼓等教學,而且還組了學生管弦樂團,真是有心。心想太好了,能就近學習,可以更有效利用時間。約了時間後就帶著樂器進教室了。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學薩克斯風,就是因為被她在爵士樂中多變的音色和豐富的情感表達所吸引 (請參考“前記”),學習目標也是訂在成為爵士樂薩克斯風手 (請參考 ”我要成為海賊王”)。但是要成為爵士樂手,先要了解爵士樂是什麼?要怎麼學?怎樣才能成為爵士樂薩克斯風手?一連串的問題不斷湧現。

      在台灣學音樂,主要的途徑是從小找老師學樂器,鋼琴、小提琴、長笛是比較熱門的樂器。學一段時間後,父母、老師觀察評估是否走音樂專業的路?如果確定,就進入音樂班,然後一路念音樂系或出國念音樂學校。如果不走音樂專業,但是還希望能繼續維持音樂的興趣,大部份找老師學樂器到國中階段就會中斷。這主要還是以學古典曲目為多,現在台灣也有不少年輕人學習爵士樂,但不像古典樂般的有系統。那如果不是從小學音樂,而且又要學爵士樂呢?

      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我們很容易在書店找到介紹古典音樂的書,也有許多介紹偉大古典音樂作曲家、演奏家和指揮的書及故事,相對的介紹爵士樂的書則少很多。找了幾本介紹爵士樂的書及如何欣賞爵士樂的書,也買了有關爵士樂樂理的書,和教學教材。這期間也買了很多的爵士樂 CD,和幾本爵士 Play Along系列樂譜,學了幾首爵士樂曲,但是總是不踏實。時間限制,無法全心投入練習是最大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自己摸索,不知道是否正確。

      Play Along 系列樂譜每本收錄約 10 首左右的曲子,有樂譜及 CD。有些系列的樂譜,每首曲子會有兩段錄音,一段是完整曲子的示範錄音。一段是除了主奏樂器只剩伴奏的錄音。練習時可以看著樂譜、跟著示範錄音練習。練熟了後,可以播放伴奏音樂,然後自己吹奏主旋律。雖然練了幾首曲子,在同學、朋友聚會時可以表演,但是感覺很虛,無法抓到爵士樂的精髓。就如呂岱衛先生在「你是在學樂器?還是學音樂?」https://www.facebook.com/ldwksl/photos/a.271511042949186.45893.270443379722619/488780564555565/ 中所描述的情形。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萬小時練習法則到底是鼓舞還是魔咒?在「我要成為海賊王」(請參考) 寫得熱血沸騰,終究還是要現實以對。

      當朋友、老師和同學們知道我學薩克斯風後,就有人跟我說想學薩克斯風,還有老師跟我說我的例子鼓舞了他,他一直想學鋼琴,現在可以鼓起勇氣找老師學了 (老師實在太忙,沒時間啦!)。我希望想學樂器或任何技能領域的朋友,能趕快開始,因為「熟能生巧」,要「熟」就是要多練習。

      一萬小時練習法則是由專欄作家 Malcolm Gladwell 在他 2008 年寫的書 “Outliers” (中文譯本 “異數” 時報出版,2009) 提出而廣為人知的。簡短截取我要提的重點:

      1. 作者統計研究一些西洋棋超級大師和著名音樂家 (有音樂家,應該有參考價值),想看看他 (她) 們的成功有沒有什麼法則?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年前在偶然的機會,從電視聽到「我要成為海賊王」,這還得了!兒子又在看什麼教壞囝仔大小的動漫了。不好好讀書,哪天跟我說要去當海賊,就不好玩了。想說要好好曉以大義,先了解到底在演什麼,然後機會教育一番。看著看著,竟然也欣賞起魯夫這「草帽小子」,就是他成天把「我要成為海賊王」放在嘴邊的。

      他目標明確且堅持,態度正面樂觀,排除萬難,就是要找到「One Piece」成為海賊王。天生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對伙伴講義氣,能讓身懷絕技也各懷鬼胎的角色成為團隊伙伴,追隨他一起為目標航向未知的大海,這是我欣賞的地方。所以本來是要阻止兒子看這卡通,變成以此為例鼓勵他堅持目標,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

      我就是以這樣的心態來學薩克斯風,我要成為「爵士樂薩克斯風手」,練習的過程不斷地提醒自己。在遇到困難瓶頸的時候,會認為是通往目標的必經過程,也就可以很快轉換沮喪的心情成為努力的動力,對學習的付出不以為苦。而且在練習時發現問題,可以想辦法改進,總比在舞台上才發現問題好多了!雖然在舞台出糗的經驗也未曾少過。

      所以,從開始學習薩克斯風開始,到現在偶爾上街頭、或受邀、或自己厚著臉皮在朋友、同學聚會時演出,心情一直是愉快的。要成為「爵士樂薩克斯風手」的目標還沒達成,還要繼續努力。我也在嘗試把這樣的心情及經驗,擴散到工作、事業、人生,及兒子的教育上。這才是我體認的「快樂學習」。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學薩克斯風,就是因為被她在爵士樂中多變的音色和豐富的情感表達所吸引。(請參考“前記”)

      薩克斯風是比利時人 Adolphe Sax (阿道耳夫‧薩克斯) 在 1840 年代所發明的,薩克斯風 Saxophone 就是以他的姓 Sax 來命名的。從資料所示,他想要結合一個有簧片的吹嘴和銅管的樂身,取木管樂器的彈性與銅管樂器的力量,魚與熊掌兼得的想法來製作新的樂器。薩克斯風確實也展現出他想要的特性。

      雖然發明在十九世紀,也有一些作曲家為她譜寫樂曲 (如巴爾托克Béla Bartók, 阿班‧貝爾格 Alban Berg, 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拉赫曼尼洛夫 Sergei Rachmaninoff, 蕭士塔高維契 Dmitri Shostakovich,  科普蘭 Aaron Copland, 蓋希文 George Gershwin…等),但是薩克斯風並未在古典樂團佔有不可破的一席之地。(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是把爵士樂元素融入古典樂原理的第一次嘗試,後來他也創作不少爵士樂經典曲子。) 直到 1930年代,美國爵士樂搖擺大樂團,例如由 Fletcher Henderson, Count Basie, Duke Ellington等所領導的大樂團,運用薩克斯風多變的音色和強力的音響效果,將薩克斯風編入爵士樂團的演奏中,而成為大眾喜愛的樂器之一。在此同時,開始有傑出的薩克斯風獨奏樂手,如柯曼‧霍金斯 Coleman Hawkins, 李斯特‧楊 Lester Young 開始展露頭角。由於薩克斯風音色的多變,讓薩克斯風樂手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各個薩克斯風手也找到自己喜愛的音色和表現風格。色彩顯明就如演奏者的個性般,聽到什麼薩克斯風音樂自然就和樂手超連接起來。這項在古典樂不是很受用的特性,在爵士樂卻是重要且讓薩克斯風大放異彩的因素。爵士樂在不同時期都有非常傑出的薩克斯風手,各有其開創的意義與地位,有空再介紹他 (她) 們和他們的音樂。

      薩克斯風有很多 ”種類”,比較常見的有四種 soprano 高音薩克斯風 (降B調 bB)、alto 中音薩克斯風 (降E調 bE)、tenor 次中音薩克斯風 (降B調 bB)、baritone 上低音薩克斯風 (降E調 bE)。也有其他調的薩克斯風,如降E調的高音薩克斯風,或C調的中音薩克斯風,比較少見就是了。另外還有低音薩克斯風。在台灣 ”非爵士迷的大眾” 可能比較熟悉的如 Kenny G 吹的是 soprano,日本漂亮薩克斯風手小林香織吹的是 alto,台灣樂手 2012 台中國際薩克斯風大賽冠軍謝明諺吹的是 tenor,上低音薩克斯風手大家可能就不熟了。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找一把適合的樂器,對初學者而言是個重大的事。有部份初學者會對如何挑選第一把樂器感到焦慮,有時就完全聽老師的,就像初學高爾夫要買第一套球竿一樣。也有些人屬於「高涉入」型,會利用各種管道找資料、詢問過來人的經驗,到處比較,怕花大錢又買到不合用的。我呢……

      現在用的樂器是我的第二把薩克斯風,2012年買的,是法國 Selmer 的 Alto Saxophone Reference 54 Dragon Bird 亞洲特別紀念版。熟悉爵士樂的樂迷可能知道,爵士薩克斯風手 Charlie Parker 的外號就叫 ”Bird” 或是 “Yardbird (菜鳥)”,也就是說這系列的樂器是特別獻給  Charlie Parker 的,稍後再介紹這把樂器。

      第一次買樂器通常是找老師或熟悉樂器的朋友,到店裡試音,然後挑選一把自己滿意的樂器。而挑選的標準有:音準、音色、好吹、使用順手、沒有製造上的瑕疵。這些牽涉到樂器的設計、用料、和製程技術還有製造過程的品質控制。

      而我買第一把薩克斯風的過程看似有點衝動 (確實也是,請參考之前的學習日誌 – “前記”),但是在行動之前的一個禮拜中,也在網路上蒐集的一些資料。回想起來,還有不少巧合和緣份。想說台灣是全球製造薩克斯風第三大的國家(前兩大是法國和日本),代工、外銷比例高,品質應該有一定水準。所以就在2009年的7月中的某一個週末 (前一篇日誌 – “第一次表演” 的時間有點記錯,後來回想當時是后里樂器節,查看網路確認是在7月中),公司的活動剛結束就往后里出發,在沒有老師、沒有老手陪同,進行了一場買薩克斯風的探險。當時連能不能吹出聲音,音階指法怎麼按都不知道,更不用說要分辨音色。以為薩克斯風製造就如當時任職的科技製造業一般,屬於標準品。只要是同一家出品的中音薩克斯風,規格一致,表現也會一樣。現在知道當然不是!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學習薩克斯風是大約在五年半前。

第一次表演也大約是在五年半前。沒錯,就在買了第一把薩克斯風後沒多久,在向蕭老師拜師之前,就做了第一次表演。

是那年的春夏之交,氣候還不太熱,大地萬物經過了冬天的休息,也剛過了復甦新綠的階段。過年也一陣子了,人們蠢蠢欲動,想找些好玩的事活動一下。在一個風和日麗的週末,鄰居號召了一次小型的 potluck,大約有五、六戶人家參加,就在鄰居的後花園。吃吃喝喝,隨意聊聊天,小孩也自己找伴玩耍。就這樣在愉悅的氣氛下,不知哪來的勇氣,跟大家說要提供個餘興節目。立刻回家把樂器帶來。

那時剛學了bE和bB調音階,也就是中音薩克斯風 (Alto Sax) 的C譜號和G譜號音階。自己在家吹過「月亮代表我的心」和「望春風」。當把樂器拿出組裝好,大家發出讚嘆聲「哇!好漂亮!」,「哪裡買的?」、「貴不貴?」、「學多久了?」的問題也此起彼落的提出,我也很自豪的一一回答。只有老婆在旁眉頭深鎖,早已預料到等一下的糗態。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學習薩克斯風是大約在五年半前。

一直很喜歡薩克斯風多變的音色,和有情感豐富的表達能力;也喜愛她熱情性感的外形與冷冽的金屬光澤。喜歡歸喜歡,可是早已過了所謂學習樂器的黃金時期很久了,學得來嗎?有次參加 EMBA 同學 Lily 辦的 Jaguar 公司的行銷活動,其中有段薩克斯風演奏,又挑起了隱藏久久的騷動的心。就隨口說出「好想學薩克斯風,希望也能如此在台上演奏」,被另一位同學 CY 聽到。她說「為什麼不,想學就去學啊!」。是啊!「想學就去學」就這樣不時出現在內心的對話中。又過了一年多 (你看這人的惰性有多可怕!) 的一個週六下午,公司的活動剛結束,時間還早。方向盤一轉,就往后里出發…

開始的學習目標就定在能演奏爵士樂,但是爵士樂的樂句的律動及即興表達並不容易。欣賞是一回事,自己要能表演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就想先由古典開始學習基礎,也剛好在住家附近的歐普拉樂器有音樂教室,也有教薩克斯風的老師。因此就展開三年的基礎課程。

很感謝桃園管樂交響樂團蕭靜詩老師的啟蒙,她很能掌握成人學習的特性,能平衡工作與學習樂器的壓力。雖然有時偷懶,學習表現落後,老師還是很有耐心的指導,保住我這中年男人的面子。也為了提升學習樂趣,加入了一些流行、通俗的曲子,也因此有了考街頭藝人的念頭。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除浪費是「精實生產」 Lean Production的核心概念。要消除浪費,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浪費?從顧客(後製程的內部顧客,及最終產品的外部顧客)的角度檢視流程,如果其中任何的步驟或活動,沒有為顧客帶來增值意義的都是浪費。

 

        我們可以將流程各步驟與活動區分為「有價值創造」的和「無價值創造」兩種。消除或減少無價值創造的活動或步驟,就是消除浪費。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台大管理學院郭瑞祥院長分享他的座右銘其中的一部份。每當我在做年度計畫,或在輔導客戶進行改善專案或任何專案執行時,就想到指導教授郭院長的「以終為始」。「終」就是目的地,就是目標。任何計畫的執行最先要確立的就是「目標」,有了目標,大家的方向才會一致,腳步才會穩,進度才得以控制。這就是「以終為始」的意義。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從小就常常被問到長大以後的志願是什麼?到了可以獨立思考的階段,就應該確立目標是什麼。不要懷疑自己及組織的能力,目標確立後,依時程往前推訂定里程碑 (階段性目標) 一直到目前的時間。然後把現況和里程碑做比對分析,就可以清楚知道該如何做來縮小差距。該補強的補強,該訓練的訓練,該找資源的想法子取得資源,該行動的趕緊行動,才能一步步朝目標邁進。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業現場: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抽檢發現產品表面髒污,雖不明顯但是斷斷續續發生,已經和產品規格不符,客戶曾經特別強調表面不得有髒污,品檢員趕快通知生產線組長要求處理。

 

        現場組長回答:現在正趕貨中,等一下再安排作業員把表面擦拭乾淨就好。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朋友討論之前發表的「Know How, Know Why, Know What and When」一文,朋友半開玩笑說:5W1H 還缺Who and Where。那有沒有「Know Who」和「Know Where」呢?

 

        其實是有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事業的基礎。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和朋友閒聊,談到之前的 po 文「曲突徙薪」和「焦頭爛額」的內容。有時員工寧願做焦頭爛額的救火隊,也不願做曲突徙薪的烏鴉嘴。

 

        為什麼?因為事前主管不會感激你這「烏鴉嘴」,嫌你只會唱衰;事後也只會看到因為救火而忙到焦頭爛額員工的功勞。如果事情不像故事中描述的後來發生火災,那建議「曲突徙薪」之士不就真的是「生雞蛋的冇,放雞屎的有」。這建議就真的一文不值嗎?其實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事先預防還是最有效、最省錢的。所以說「曲突徙薪」的事只能默默地做,但如何評估事先預防的價值?是老闆和員工都要學習的事。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