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始學薩克斯風,就是因為被她在爵士樂中多變的音色和豐富的情感表達所吸引。(請參考“前記”)

      薩克斯風是比利時人 Adolphe Sax (阿道耳夫‧薩克斯) 在 1840 年代所發明的,薩克斯風 Saxophone 就是以他的姓 Sax 來命名的。從資料所示,他想要結合一個有簧片的吹嘴和銅管的樂身,取木管樂器的彈性與銅管樂器的力量,魚與熊掌兼得的想法來製作新的樂器。薩克斯風確實也展現出他想要的特性。

      雖然發明在十九世紀,也有一些作曲家為她譜寫樂曲 (如巴爾托克Béla Bartók, 阿班‧貝爾格 Alban Berg, 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拉赫曼尼洛夫 Sergei Rachmaninoff, 蕭士塔高維契 Dmitri Shostakovich,  科普蘭 Aaron Copland, 蓋希文 George Gershwin…等),但是薩克斯風並未在古典樂團佔有不可破的一席之地。(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是把爵士樂元素融入古典樂原理的第一次嘗試,後來他也創作不少爵士樂經典曲子。) 直到 1930年代,美國爵士樂搖擺大樂團,例如由 Fletcher Henderson, Count Basie, Duke Ellington等所領導的大樂團,運用薩克斯風多變的音色和強力的音響效果,將薩克斯風編入爵士樂團的演奏中,而成為大眾喜愛的樂器之一。在此同時,開始有傑出的薩克斯風獨奏樂手,如柯曼‧霍金斯 Coleman Hawkins, 李斯特‧楊 Lester Young 開始展露頭角。由於薩克斯風音色的多變,讓薩克斯風樂手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各個薩克斯風手也找到自己喜愛的音色和表現風格。色彩顯明就如演奏者的個性般,聽到什麼薩克斯風音樂自然就和樂手超連接起來。這項在古典樂不是很受用的特性,在爵士樂卻是重要且讓薩克斯風大放異彩的因素。爵士樂在不同時期都有非常傑出的薩克斯風手,各有其開創的意義與地位,有空再介紹他 (她) 們和他們的音樂。

      薩克斯風有很多 ”種類”,比較常見的有四種 soprano 高音薩克斯風 (降B調 bB)、alto 中音薩克斯風 (降E調 bE)、tenor 次中音薩克斯風 (降B調 bB)、baritone 上低音薩克斯風 (降E調 bE)。也有其他調的薩克斯風,如降E調的高音薩克斯風,或C調的中音薩克斯風,比較少見就是了。另外還有低音薩克斯風。在台灣 ”非爵士迷的大眾” 可能比較熟悉的如 Kenny G 吹的是 soprano,日本漂亮薩克斯風手小林香織吹的是 alto,台灣樂手 2012 台中國際薩克斯風大賽冠軍謝明諺吹的是 tenor,上低音薩克斯風手大家可能就不熟了。

      這些不同音域的薩克斯風,卻有相同的按鍵指法。所以學會了一種薩克斯風後要轉學其他薩克斯風,除了音高不同要轉調,還有吹氣的技巧要調整外,相對來說門檻較低。一般薩克斯風是可拆解的,主要分為 (如照片) 管身 (body)、脖子 (neck)、吹嘴 (mouthpiece) 三部份。吹嘴要有竹片 (reed) (簧) 和固定竹片的束圈 (ligature) 組合,才能發出聲音。演奏時通常以吊帶來承受樂器的重量,而不是用手直接 “拿住” 樂器,這樣手指才可靈活運作。以上每一部份都會影響音色,除了管身外,吹嘴的影響十分重大。一個薩克斯風樂手可能有好幾個吹嘴配一種薩克斯風,有些適合古典,有些適合爵士,有些適合流行樂。吹嘴的材質也有不同,比較常見的可分為膠嘴和金屬吹嘴 (俗稱鐵吹)。材料配方、吹嘴開口、腔內形狀及大小,都影響吹奏時的阻力及音色甚大。我自己目前就擁有 5 個吹嘴。竹片及束圈影響也不小。如果有人玩音響到發燒的程度或打高爾夫球頻換球竿,就可以稍微理解,樂手嘗試各種樂器和配件組合的講就精神 (或神經)。

arrow
arrow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