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薩克斯風學習日誌 2.0 (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即興就是當下演出,還要編曲嗎?

學爵士樂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環,就是學即興演奏。雖然學了一陣子了,還是沒學到位,不過分享些心得還是可以的。剛開始嘗試即興演奏時,老師說可以先編曲。當時就有疑問,既然是即興演奏為什麼要先編曲?後來經老師說明後才恍然大悟。即興演奏就是即時編曲、即時演奏,但不經由紙筆把編的音符記錄下來,而這過程都在樂曲進行中完成。在現場只見樂手不加思索就演奏出流暢又精彩的樂音,就認為不需要編曲。實是因為他們已經非常熟悉這些曲子和樂理,也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心中想到什麼馬上就能演奏出來。

而初學者把這個過程放慢,慢到可以仔細考慮和弦、旋律、節奏、強弱和音色,把它們都記在譜上,甚至可以有多種嘗試,聽聽不同的組合。當練習多了,就可以加快這個流程,直到可以很自然的即時表達。在這個練習的過程中,也建立了自己的風格,這就有了辨識度。這就有點像即席演講,我們會從簡單的辭彙開始學習、學習成語或佳句、針對主題蒐集資料、試著針對不同主題寫成文章,慢慢地對不同主題有了自己的主見,當要即席演講時,就可以侃侃而談了。

所以同一個樂手,在不同時間、場合做爵士樂即興表演,也會因當時的狀況、情緒、合奏的夥伴、聽眾的反應而有不同。有幸聽到絕妙好句,以後也不一定聽得到,這就是爵士樂現場演奏的魅力。有空多聽聽現場演奏吧!常常有驚喜出現。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經有段不短的時間沒有寫學習日誌了。原來寫學習日誌是要幫自己做個紀錄,而且雖名為日誌,也不是每天寫,是有感才發表的。後來發現有些朋友會上來看看,就想把一些經驗分享,或許對「成人」學薩克斯風或其他樂器的朋友,可以有互相交流的地方。在停筆的這段時間,還是有朋友進到網站瀏覽,所以內心一直告訴自己要繼續寫。無奈前一陣子比較忙,又想不到好的主題,所以拖到現在。

 

學爵士薩克斯風到這個階段,難免要把之前落掉的理論補起來,也才發現爵士樂理並不簡單。如果寫些這段時間學到的樂理,有很多前輩整理的很好,說得清楚也深入淺出,我不會寫得更好,也非我日誌的本意。還好這時Hank老師之前的一句話冒出心頭,他說要把旋律唱出來,我想這是不錯的題目,可以和大家交流分享。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剛開始學習薩克斯風的目標就設定在能演奏爵士即興。前幾年主要是學會吹奏樂器,和基本的各種大調音階及視譜演奏的能力,也考了幾個縣市的街頭藝人執照。因為工作關係能練習的時間並不多,這和多數上班大叔想要開始學習一項樂器,所面臨的情形是一樣的。所以能吹奏幾首流行歌,或是幾首爵士標準曲的旋律,就算不錯的成績,也博得不少親友的掌聲。

 

但是和目標「爵士樂即興演奏」的距離並沒有拉近,反而因為掌聲而停滯。所以回過頭來,想從爵士樂基礎開始學習。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習一種樂器,聽力很重要。這裡說的聽力就是單純的聲音辨識的能力。先從音高談起,有些人有絕對音感,聽到一個聲音馬上可以說出音名,例如聽到一個頻率440 Hz 的聲音,馬上可以說出是 "A" 或是 "La",其他音也一樣,能說出正確的音名。但是大多數的人並沒有這種能力,包含一些職業樂手。所以是否有絕對音感並沒那麼嚴重,倒是相對音感對樂手而言就非常重要。

 

相對音感就是分辨音程的能力,就是兩個音距離有多遠。我們會用幾度來表示,例如 Do Mi 是大三度,Fa La 也是大三度,Mi Sol 是小三度等等,依此類推。而這些不只是樂理上的理解,必須在聽到兩個音的組合時,能清楚正確分辨它們的關係。對演奏爵士樂手而言,光只分辨兩個音的音程是不夠的。因為一個基本的爵士樂和弦就包含了三、或四個音。若再加上延伸音的組成,聲音更複雜,不同的和弦有不同的味道。當我們隨著樂曲的進行,無論是擔任伴奏、即興演奏、還是對答,能夠聽音然後奏出適合的音符,決定了演奏的好壞。所以聽力對爵士樂手是很重要的。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一篇分享我學習藍調時的基礎,這篇要分享學習方法的心得。我覺得學習爵士樂有點像在學習一種語言,從「聽、說、讀、寫」的角度來類比還蠻恰當的。藍調也一樣,把它當成一種語言來學,也滿有趣的。

 

聽:就是要熟悉藍調音樂。

說:就是模仿,像牙牙學語般的模仿,學學單字、片語、成語、例句…等。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學習爵士樂的過程中,藍調的學習算是一種綜合應用。可以將之前學的「搖擺感」(Swing Feel)、重音、弱音、加上自己有限的和弦,還有藍調特有的音階、和弦結構,配合伴奏嘗試即興吹奏,很好玩!爵士樂經典曲中 (standards) 就有不少藍調歌曲,像之前介紹過的 Tenor Madness (Sonny  Rollins), 還有這裡介紹的另外一首 - Bessie's Blues (John Coltra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C2bvHk0Bo

 

藍調歌曲的和弦結構 藍調歌曲的基礎是 12 小節的音樂,可以再分為三大段,它的基礎和弦如下:

第一段   I7, IV7, I7, I7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學薩克斯風時打拍子常常困擾著我,經由老師及自己慢慢摸索,也悟出了簡單的方法,讓打拍子變得比較容易,不會害怕。除了一個音是整數拍、或是半拍比較容易以外,我將自認比較難的拍子分為幾大項來說明。

 

第三大項是在合奏的時候發生的,就是在休息很長一段時間再接著演奏。無論是爵士樂或是在管樂團合奏常常發生,如圖一就是 Carnival of Roses Overture 的薩克斯風演奏的一部份樂譜,可以看到休息了32小節後,又開始吹奏。如果接的不對,不只該有的合聲效果沒出現,如果負責的是主旋律,甚至影響整首曲子的進行。

打拍子-3.jpg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初學薩克斯風時打拍子常常困擾著我,經由老師及自己慢慢摸索,也悟出了簡單的方法,讓打拍子變得比較容易,不會害怕。除了一個音是整數拍、或是半拍比較容易以外,我將自認比較難的拍子分為幾大項來說明。

第二大項是切分音,借用愛樂電台的說明:「任何一種拍子,都有正常規律的節奏與重音,比如說三拍子的音樂是「強--弱」,四拍子的音樂是「強--次強-弱」。「切分音」的用意,便是作曲家打亂原有正常規律的拍子、節奏與重音。因此,任何拍子的音樂,只要是在原有節拍的拍子與拍子之間,加入一個重拍,等於把一個完整的音符切了一半,就是「切分音」的表現。」

爵士樂用很多切分音。爵士樂的重音常在第二、四拍,不是上述的一、三拍。而且爵士樂常以後半拍為啟始音,重音放在後半拍。當合奏時,如果拍子不穩,速度加快時,演奏時就很可能被節奏組拉到正拍上。圖一是首爵士樂練習曲的片段,可以看到後半拍起拍的音。演奏時重音也是會放在後半拍。

圖一 - 切分音.jpg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學薩克斯風時打拍子常常困擾著我,經由老師及自己慢慢摸索,也悟出了簡單的方法,讓打拍子變得比較容易,不會害怕。除了一個音是整數拍、或是半拍比較容易以外,我將比較難的拍子分為幾大項來說明。

第一大項我稱之為細碎拍,就是一拍內有好多個音的組合。它的處理原則就是把速度放慢,然後把拍子放大,等熟悉音型後再恢復原來的速度。怎麼做?請看下列說明:

1. 三連音:一拍平均分給三個音,每個音就是三分之一拍。先把每個音以一拍來數,熟悉音型後,再把速度加快,到原來的速度的三倍。然後把三拍算成一拍,就是一拍三連音。如圖一

細碎拍圖一.jpg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面談到我薩克斯風演奏的進步,並非練了什麼神功或特殊技巧 (當然進階時是有些特別的技巧),而只是把基本功練好。我把這些基本功大大致歸納有:控制氣息、熟練按鍵指法、視譜能力、加強對樂曲的解讀能力。這篇談一下對樂曲的解讀能力。

對樂曲的解讀能力:

       解讀的目的就是要對樂曲更了解,然後在演奏時才能充分的詮釋。通常古典樂曲的作曲者不只把音符記在五線譜上,還會詳細標記表情記號或專用術語,有些作曲家還會有樂曲解說,或創作背景等。但是爵士樂的樂譜大多很簡單,就是只有主旋律和和弦的 lead sheet,可能就 12 小節 (blues) 或 32 小節。演奏時樂手輪流即興,這些即興就沒有樂譜記錄,除非經典錄音,事後再由其他人採譜記錄,即使這樣,也沒有什麼註解說明或表情記號。以下是我的經驗:

      1. 看譜 – 拿到一份新的樂譜之後,不要急著演奏。先看看調號、拍子和速度。然後看看曲名標題,看看有沒有作曲家的說明,對整體的曲子有什麼想像或印象。然後試著找找看音樂的段落在哪裡,他們有什麼主題樂句 (動機及發展)?然後再看看表情記號或用語。腦中有個大概的印象,想像樂曲要表達的是什麼,然後才開始練習演奏。有時對旋律不熟,可以先慢慢的演奏,熟悉旋律後,再把音樂的表情做出來。多演奏幾次,也可以分段練習,嘗試不同表情的加減。最後連貫整首曲子,並且和理解的曲意對照,再琢磨一下,把樂曲的表達,情感的轉折做到自然不做作。當做到演奏時自然反映內心的感覺,這樣就是你自己對樂曲的理解。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分享了加強視譜能力的經驗,我也遇到想學薩克斯風,但是說不會看五線譜的朋友。這裡要回過頭來簡單介紹五線譜,讓想從頭學看譜的朋友有個開始。(文字說明很長,其實用譜表加口頭解說很快就瞭解了,有興趣學五線譜的朋友,請耐心慢慢看。)

        從小就很喜歡音樂,雖然小時後經濟狀況不允許學音樂,而且老爸說當藝術家以後不好營生,就沒往音樂發展。但很幸運的在國小、國中、高中都遇到很好的音樂老師。雖然音樂課不屬於所謂的正課,在老師認真的教學之下,打下了不錯的基礎。這篇介紹的內容大多是在國小、國中階段學的。到了高中才又認識了低音譜表,還有高中老師會在上課時,介紹各式類型的音樂並解說,開啟了我音樂欣賞之門。

五線譜

        好!言歸正傳,這裡不做歷史考究,只介紹功能與用法。五線譜就是以五條平行線為一組,在上面標示記號,來表示音律的高低、音符的長短、聲音的強弱、和音樂情感表現的記錄工具。五條線由下往上數,分別是「第一線」到「第五線」。線與線的中間,我們就稱為「間」。所以,由下往上數分別是「第一間」到「第四間」。如果聲音高過「第五線」或低過「第一線」時,就往上或往下加線。命名也很直接,往上加線分別叫「上第一線」、「上第二線」,多出的「間」就叫「上第一間」、「上第二間」。舉一反三,往下加線我就不細說了(如圖一)。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面談到我薩克斯風演奏的進步,並非練了什麼神功或特殊技巧 (當然進階時是有些特別的技巧),而只是把基本功練好。我把這些基本功大大致歸納有:控制氣息、熟練按鍵指法、視譜能力、加強對樂曲的解讀能力。這篇談一下視譜。

視譜能力:

       我知道可以舉好些例子說:有些人不懂五線譜,但是演奏起來也非常精彩。除非有超強音感和記憶力,否則學音樂或練習任何樂器都要學看譜,而且是五線譜,並強化視譜能力。看簡譜行不行?簡譜顧名思義就是五線譜簡化版,有些作(編)曲家對音樂表達的描述,因簡化後可能就不見了。而且調性的表示上面會有局限。

       通常學薩克斯風只要認識高音譜表就可以了 (如圖一)。學五線譜也是從 C 大調開始,也就是沒有升降記號的譜。然後再依次學一個、兩個…升記號或降記號的譜。初學時常遇到的問題是: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談到我薩克斯風演奏的進步,並非練了什麼神功或特殊技巧 (當然進階時是有些特別的技巧),而只是把基本功練好。我把這些基本功大大致歸納有:控制氣息、熟練按鍵指法、視譜能力、加強對樂曲的解讀能力。這篇談一下按鍵指法。

熟練按鍵指法:

        薩克斯風的按鍵算是複雜的,不只手指頭要按,有時還要運用手指的根部靠手掌的部位。大部份的音,手指的擺位都符合人體工學。但也有少數的低音和高音,手指必須撐的很開 (可能跟我手指短有點關係),或是指、掌並用。所以初學者大都從中音練習開始,等建立了信心才往高低兩端擴展。以前剛學的時候,先從樂器的 “C” 調 (註) 開始,也就是樂譜上沒有任何升降記號。然後再學一個升記號的 “G” 調,一個降記號的 “F” 調,然後再增加升降記號的數量,一個調一個調的練習。初學時最怕臨時升降記號,明明已經記熟了某個調的指法,臨時來個升或降記號,手指馬上打結。

        其實薩克斯風可以演奏半音階,每個半音都有自己的指法,有些音可能有兩、三個替代指法。只要把每個半音的指法和替代指法練熟,就不怕臨時升降記號了。其中有些音的轉換比較困難,例如 Si, Do 之間的變換,或 Do, Re 之間的變換,或從最高音的 Re, Mi, Fa 要變換到其他音。因為要同時變換多根指頭,加上會運用到手部比較不靈活的部份,如果動作不一致,就會有雜音出現,或是拖拍子。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了薩克斯風到這兩年,每到年底就有一些邀約演出的機會。雖然大部份是義務演出,也表示我的演奏也到達一定的水準。

        最近參加一個學長辦的音樂活動,碰到幾個朋友一起聊天。聊著聊著,有位熟識的朋友就說,他可是一路看著我進步。在剛學薩克斯風的頭一兩年,常常是厚著臉皮,不請自來的表現。只要有同學聚會、還是社團活動,就是想盡辦法湊一角。表演完,基於禮貌都有熱烈的掌聲。他說剛開始生硬的聲音,要不是佩服我的勇氣,實在有聽不下的感覺。到現在表現出流暢的樂音,真有天壤之別。聽了是很感動,也有點不好意思。謝謝這些鼓勵我的同學、朋友,沒有在一開始就趕我下台。雖然現在稍有進步,但是還沒達到理想的目標,還要繼續努力練習。自我檢討後,到底所謂進步是在哪些地方?樂曲順暢了些、比較少吹錯音、情感表現比較豐富。大體上就是這些差異,這也讓我花了好幾年的光陰,常常練習才有的成果。

        參加了台大EMBA管樂社後,也有幾位才剛開始學管樂的學長,看到他們,就想到以前我剛練習的情形。他們現在所遇到的問題或歷程,和我之前碰到的好像。學薩克斯風和學其他技能的原則是一樣的,就是要按部就班把基本功練好,然後把基本功應用在實做上,自然「日起有功,天天進步」。我把這些基本功大大致歸納有:控制氣息、熟練按鍵指法、視譜能力、加強對樂曲的解讀能力。更深入還有一堆進階的工夫,以後再談。

控制氣息: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28 Sat 2015 14:58
  • 調式

        在前面「和弦練習」的發文中提到其中一種練習,是以大調音階的每個音為根音,分別吹奏七和弦,而且這些和弦的組成音也在這個大調音階中。這就是大調的順接和弦的練習。也在「和弦」的發文中提到,樂手在即興演奏時,並不只在和弦的組成音上演奏,還會加入「音階音」。因為只在和弦組成音上演奏,有時會顯得呆板,那要用哪些音階音呢?這裡就可以用「調式」來做為演奏的參考。

        以 C 大調為例,從 C, D, E, F, G, A, B, C 的順序演奏,就是我們熟悉的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如果我們從 D 開始演奏到高八度的 D,就是 Re, Mi, Fa, Sol, La, Si, Do, Re,接下來分別以 E, F, G…為起點依此類推,每一個順序的音階就是一個「調式」。以 C 大調音階為例,把它整理如下表:

調式1.bmp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這陣子學習的心得與認知,歡迎提出您的看法,互相交流。

      薩克斯風的音色主要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客觀因素有:樂器本身、吹嘴、竹片、其他配件及處理密技 (如施以持續音頻振動加速熟化、冷凍加熱處理改變金屬微結構…等)。但是演奏時若需要隨著樂音吹奏出不同音色,就要靠個人吹奏技巧來達成,也就是主觀因素 – 氣流的大小與緩急、舌頭、嘴唇、口腔、喉嚨位置的控制等。

      所以初學者選樂器時,老師或是樂器行老闆或銷售人員 (要有經驗者),會介紹「輕吹」、「好吹」的樂器及吹嘴組合。就是不需要太刻意控制,就能吹出還可以的穩定聲音。而且也會針對偏「古典」或偏「爵士」給予建議,通常再加上品牌的介紹,和由誰代言等。例如這是法國或日本製,由哪位知名演奏者代言。如果是台製,也會說以一半或三分之一價格,就可以買到某法國知名品牌的聲音等等。

      「偏演奏古典」的要求,通常比較希望音色穩定、柔美,大小聲時音色變化不要太大。但是「偏演奏爵士」的要求,通常比較希望音色可以由演奏者控制,可以表現的範圍大,當然演奏者控制力不足時,一不小心就可能吹出不喜歡的音色,甚至是怪異的聲音,例如刺耳的「嗶嗶聲」。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這陣子學習的心得與認知,歡迎提出您的看法,互相交流。

      前兩篇學習日誌談到和弦、節奏與韻律是爵士樂的基礎與靈魂,而我的另一個心得:創新就是爵士樂的精神。爵士樂的創新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個是從大尺度來看爵士樂的演進歷程,不同風格的爵士樂,都是創新。

      從 New Orleans Jazz 融合散拍 (Ragtime), Blues, 遊行音樂形式 (從送葬樂隊衍生的)和傳統舞曲產生的大眾化音樂,到 Big Band 形式的舞曲搖擺樂 Swing, 隨著重要爵士樂手有些不滿足於現況,有些發展新的和弦變化,有些嘗試新的節奏,有些融入地方或民族風格的音樂,因而展出酷派爵士 (Cool Jazz), 咆勃 (Bebop), 硬咆勃 (Hard bop), 巴莎諾瓦 (Bossa Nova), 自由派和前衛派爵士, 融合 (Fusion)和後現代爵士。爵士樂到歐洲也有歐洲的風格,到亞洲也有亞洲的風格。即使到了台灣,也有「絲竹空」融合國樂樂器發展的特有型態的爵士樂。這些都是爵士樂創新精神的體現。而幾位爵士樂大師,也是因為開創新局而名留青史。而這些不同形式風格的爵士樂,現在也都聽的到,雖然流行的程度不一,也都能並存共榮。

      從小尺度來說,每次爵士樂演奏的即興演出,就是當下的創新。依演奏者當下的感覺,及合奏者的互動,立即編出樂句。不求完美,只求盡情表達、直接反應。精彩時不只是聽眾直接掌聲鼓勵,台上的伙伴的演神及情感交流,還有自己都會感到滿意。每一次都可以嘗試新的演奏方式,立即修正,立即反應。所以說「創新是爵士樂的精神」。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道爾夫‧薩克斯 (Adolphe Sax) 是誰?他的姓有點眼熟,跟我們常聽到的薩克斯風 (saxophone) 有點關係。沒錯,他就是薩克斯風的發明人,薩克斯風就是以他的姓來命名的。

      阿道爾夫‧薩克斯是比利時人,出生於1814年11月6日,逝於1894年2月4日,今天是他的201歲冥誕。阿道夫從小跟在身為樂器師傅的爸爸身旁,因此也會製造與維修木管樂器,在15歲的時候就已經是音樂學院中優秀的學生。讓人讚嘆的是阿道爾夫26歲時,就將豎笛單簧吹奏的原理結合長笛指法發明出簡單又容易發聲的薩克斯風!

      1842年阿道爾夫完成了第一支薩克斯風,當時的音樂家白遼士也是阿道爾夫的好友,就在巴黎的雜誌寫了介紹薩克斯風的文章,在當時掀起了一陣旋風,1844年正式登場。但是當時為薩克斯風所作曲目並不多。

 到1853年,法國軍隊開始使用薩克斯風,使得薩克斯風很快的以軍樂的表演形式驚豔歐洲,讓歐洲所有國家的管樂隊都爭相購買薩克斯風。阿道爾夫‧薩克斯更因此成為比利時的國寶。除了薩克斯風以阿道爾夫薩克斯命名之外,連比利時紙鈔都印上阿道夫薩克斯的肖像,可見當時地位的崇高,更成為了比利時國家文化的象徵!(參考 google doodle http://www.saydigi.com/2015/11/google-doodle-adolphe-sax.html)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這陣子學習的心得與認知,歡迎大家提出您的看法,互相交流。

      如果說和弦是爵士樂即興演奏的基礎,節奏與律動就是爵士樂的靈魂。如果只是照著樂譜吹奏,而忽略了樂曲的節奏與律動,整首曲子的味道就不對了。就如同我們講英文時,即使我們每個字都唸對,因為音調、語氣不同,聽的人可能就不瞭解我們的意思。又如一連串的中文句子,標點標在不同位置,或是使用句點或問號,意思就有天壤之別。

      那又以什麼來表現樂句的節奏與律動呢?除了拍子外,聲音的強、弱、輕、重,聲音的斷、續、停頓、休止,音色表現的方式,都是重要的元素。這些都是平常練習時要注意的技巧。熟練這些技巧,當吹奏時,才可以隨心所欲的表現出來。但是更重要的是,對樂句的理解。樂句在哪裡轉折,在哪裡才要休息,哪裡才是句點,這樣音樂的律動及韻味才會顯現。

      要如何練習呢?就如同我們學習新的語言一樣,聽、說、讀、寫。先多聽,多模仿多練習。雖然薩克斯風大師 Wayne Shorter 有不同說法,那是以大師的身份講的。我們還在蹣跚學步,就不奢望要飛了。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弦是爵士樂即興演奏的基礎,所以這幾個星期,練習的重點都放在和弦。練習的第一步是,先把和弦的組成音找到;然後依序將和弦組合音一一吹奏。可以順向吹,可以逆向吹,也可以跳著吹,使用不同長短的組合吹。可是這樣練習實在很枯燥無味,聽老師講,他們以前就是這樣關在練習室硬練出來。如果練習時有配樂,練習和弦就像是在即興演奏,那就太好了。還好現在就有這樣的輔助工具,可以協助練習,讓練習時增加一點趣味。下次再介紹 iReal Book APP這個好用又有趣的工具。

-----以下是樂理部份-----

      爵士樂的和弦又是以「七和弦」為基礎,七和弦就是在各種三和弦再加一個和根音差7度音而成。圖1 (7-chords) 中就列出常用的五種七和弦的組成音。第一個是「大七和弦」(Major 7),就是大三和弦再加一個大7度音,以C大調音階來看就是C, E, G, B (Do, Mi, Sol, Si), 中間的音程是 (M3, m3, M3)*;「小七和弦」 (minor 7), 就是小三和弦在加一個小7度音,以C大調音階來看就是C, bE, G, bB (Do, bMi, Sol, bSi), 中間的音程是 (m3, M3, m3);「屬七和弦」 (dominant 7), 是在大三和弦再加一個小7度音,以C大調音階來看就是C, E, G, bB (Do, Mi, Sol, bSi), 中間的音程是 (M3, m3, m3);再來是「半減七和弦」 (half-diminished 7), 就是減三和弦再加一個小7度音,以C大調來看就是C, bE, bG, bB (Do, bMi, bSol, bSi), 中間的音程是 (m3, m3, M3);最後是「減七和弦」 (diminished 7),就是減三和弦在加一個減7度音,以C大調音階來看就是C, bE, bG, bbB (Do, bMi, bSol, bbSi), 中間的音程是 (m3, m3, m3)。減七和弦剛好把整個八度音分成四等份。

7_和弦練習 7 chords.png 

文章標籤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