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在正夯的「大數據分析」,不管懂不懂都要趕上熱潮。其實不太懂也沒關係,因為正在發展,當你涉入這個範疇,無論是開發者或使用者對這個技術一定有所影響。

 

        我們聽到看到不少大數據成功的案例,說明它有多好用、有多強大。有很多人也希望能利用這個技術,幫助我們能開發能大賣的新產品、改善我們的產品、優化製程、了解消費者行為、協助我們作決策。一個大家很熟悉運用數據分析而獲得成功的例子,就是電影及小說「魔球」(Moneyball) 的故事:「奧克蘭運動家總經理比利•比恩,和球探耶魯大學經濟學系畢業的彼德•布蘭特,以數據尋找球員及安排進攻、防守陣容。2002年球季奧克蘭運動家隊,以美國聯盟西區排行掉車尾的成績,終能以美聯西區排行第一進入季後賽,而聲名大噪。波士頓紅襪採用同樣的數據分析方法,在2004年拿下世界大賽冠軍。這是在「大數據分析」一詞還沒出現前的例子,數據是否「大」要看所在產業或市場的相對規模。現在職業棒球,對數據詳盡的蒐集和分析,也是從那時開始盛行。

 

        突然,有個杞人憂天的念頭出現在腦海:現在只有少數公司使用,運用「大數據」看到了某些對手沒發現的現象,然後趕快採取行動,因此改善了什麼或領先了什麼。當「大數據」普及了,大家的行動、方向、決策會不會趨於雷同?然後又運用「大數據」得到正向回饋 (positive feedback),使得數據訊息失真。而且當有新的構想和「大數據」分析得到的結論不同時,在還沒成型前就被封殺了。因為公司不敢冒險,只要「大數據」說對的,沒必要改什麼。那創意和創新的空間在哪裡?

 

        所以,公司不能只看「大數據」分析所得到的現象,還要進一步探討「為什麼」。如果這是已知的因果,也不一定要依賴大數據。公司也不要忽略員工的創意與直覺,說不定是下一個成就「獨角獸」的點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數據 創新
    全站熱搜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