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製造業降低製造成本是天經地義的事,不因為是代工廠或生產自有品牌而有差別。自主生產的品牌業者,並不會因為整體的毛利較高,就能忍受較高的生產成本。因為最終售價由市場決定,但是省下來的成本就是毛利所在。這也是很多品牌廠商不自己生產,而交由專業代工廠生產的原因。

 

        製造成本可以大致分為:硬體成本(廠房、設備、工具)、人事相關成本(薪資、福利、教育訓練、保險)、材料成本(直接、間接、耗材)、維護成本(設備廠房的維修保養)、營運成本(水、電、租稅、系統設置與維護)、和研發成本。當要降低成本時就會想辦法從這幾個方向著手:

 

        1. 讓工廠滿載,這樣每單位的生產成本就可以降低。所以就要想辦法接大單子,或是先預估銷售數量(定目標),把產品做起來放著。大單大家搶,只好削價競爭,除非這產品只有你能生產。把產品先做好再推銷或塞貨給客戶,一有閃失可能就變庫存。(庫存是資產還是負擔?)

 

        2. 選用價格較低的替代料。一種是看似相同的東西但比較便宜,如果選用恰當,確實可以降低成本。但是為什麼說「便宜沒好貨」?那為什麼顧客還是要求降價?另外一種是修改設計,相同功能但選用不同的材料、零件組合。以「注重商譽和品質」的廠商來說,選用替代料都要經過嚴謹的驗證程序,這也要花不少費用和時間,是否划算就要仔細合計一下了。紅色供應鏈的興起,一部份也反映了找低價零件、材料的事實。當然也有人抱怨都是「cost down」把品質做壞了。

 

        3. 延長設備保養週期。如果設備沒有損壞,原來設定的定期保養能拖就拖,零件堪用就用,零組件能修就不換新。這也要小心運用,如果太省了,設備運作看似正常,如果造成品質異常或良率下跌就得不償失。

 

        4. 降低人事成本。先從減少教育訓練的經費開始,有些公司甚至沒有員工訓練的預算。減少員工人數,這也有幾種狀況:一是改善作業流程,讓生產更順暢有效率,這可以把作業人員降低。一是以機器取代人工,這也要看經濟效益,自動化設備的設置的成本比較高,產量是否大到符合經濟規模。另外就是要員工多工,可以負責多項工作內容,讓人力可以充分運用。再不行就往低工資的地區前進,像早期製造業移往大陸,等到大陸工資高漲,和一些勞動條件和產業政策的調整後,現在議題變成「南向發展」。就像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而製造業的「水草」就是「廉價工資」。

 

        5. 降低研發經費。如果採取的是 me too 的策略,則大概只有新產品開發的經費,比較少研究的經費。如果是以改進研發方法來降低經費還好,如果是直接砍研發經費,大概也快要撐不下去了。

 

        可以看到,有些降低成本的方式就像「飲鴆止渴」,會讓企業陷入生存危機之中。有人把台灣的低薪資、高失業率歸咎於只會代工、只會降低成本、不會創新,所以只能往低薪資水準、生產成本低的地區移動。有部份原因是可以這麼說,但是如果製造業是以改善流程、提升效率、使用新的更好又便宜的材料,來降低成本;而不是犧牲品質、員工權益來省成本,對大環境而言未嘗不好,這也是一種環保的概念。

 

        要創新也有很多層面可以做,並不是只有講新的商業模式 (business model),才叫創新,大家不要每天都只想著創出一個獨特的商業模式,然後一夕致富。還是需要很多人做著例行工作 (routine jobs),才可以製造出滿足人類需求的物品。我倒是認為製造業應該花更多的資源,在研發開創性的製造技術,新的材料,新的製造觀念。當自己可以掌握開創性的製造技術,掌握先進的材料,即使做代工,品牌顧客也不得不以合理的價格找你來代工。

 

        台積電 tsmc 就是很好的例子。台積電能享有高毛利,就是不斷研發新的、優於競爭者的先進製程技術、適當的客戶服務模式、貼近顧客引導顧客的需求、和良好的控制成本。當然在「摩爾定律」走到盡頭時,在別的半導體廠商慢慢也開發出相當的製程技術時,可能就無法維持那麼高的毛利了。台灣也有其他「隱形冠軍」企業。他們多是從事製造,產品行銷世界,靠的不只是降低成本而以。他們多能掌握獨特的製造技術,或是材料生產、加工技術。貼近顧客的需求甚至引領顧客採用他們的技術。所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投入開創性的生產製造技術的研發,雖然初期投入的成本高,回收時間長,但是不做就會落入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成為製造業的遊牧民族。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iesJazzSax 的頭像
    AriesJazzSax

    Aries 的感性與理性

    Aries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