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有人批評在台灣的許多企業,尤其是製造業毛利低落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企業普遍存在代工思維。並且將代工思維進一步說成只重視成本,以降低成本 (習慣以 cost down 來稱呼) 為企業主要的營運活動。而這樣的結果造成缺乏創新,更是造成薪資凍漲的元凶。唯有轉型以品牌經營來翻轉代工模式,台灣企業才有出路。
以上的描述與推論過於簡化,把問題簡單的歸責於代工思維,並不能解決目前台灣製造業和薪資凍漲的困境。
追求低成本不是代工專利
前一篇撰文談到,無論是代工製造或是品牌公司,降低成本都是重要的課題,血汗工廠的存在,有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品牌廠商追求低成本所造成。要不是有正義人士揭發血汗工廠的內幕,並要求品牌公司必須對代工廠的勞動條件監督負責,幾家國際知名運動鞋和服裝品牌公司,也不會要求代工廠改善。當然成本會因此增加了一些,但是這可以從品牌形象上贏回來。
所以追求低製造成本,並不只是代工廠的專利,只是在追求低成本的同時甚至之前,要確保產品品質並維持合理利潤。
Cost Down 同時如何維持合理的利潤
這問題看起來有點矛盾,降低成本不就是要提高利潤嗎?
但為何台灣的代工 (尤其是 3C 產品的代工) 已經把 cost down 做到接近藝術等級了 (state of art),而還在說毛利只有 3~4% (毛三到四、茅山道士)?
這就要看降低成本的後續效應,由於代工廠商必須對客戶某種程度透明,而這些客戶 (通常就是我們熟悉的 Apple, Nike…等) 都非常精於製造技術(如果沒有也會不定時的向代工廠挖角,然後就有了),對製造成本的掌握都有一套,所以很容易掌握代工廠的成本結構,更有甚者,直接要求每季降價一定的百分比,所以這些降低成本的努力,勉強足夠應付客戶降價要求。難道不能堅持一下,連個議價能力都沒有嗎?如果你的技術很獨特、材料很特殊、服務流程特別,而客戶的這個產品又非用你的這些特點不可,那就有議價的空間,如果台灣有三、四個代工廠都能提供類似的代工製造服務,而且產能充沛,大家都搶大訂單,低成本就只是生存必須,當大家陷入「囚犯困境」時,就只能維持低毛利了。不只代工廠是這樣,台灣的面板、DRAM、LED、太陽能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差異 化不足 (或是差異化的特色不是客戶非要不可的)、產能過剩所帶來的後果。如果技術又不能領導群倫,就只剩價格競爭了。同樣是代工,台灣代工龍頭台積電,毛利就可維持在 40%~50% 之間,就可看出差異化的重要。
品牌的本質就是「差異化」,所以代工廠也要品牌經營,台積、聯電雖然沒有消費性產品的品牌,但對他的客戶而言就是兩個不同的品牌。品牌經營的成功與否,就在於這些差異化對顧客是否帶來價值,而且他們願意為這些價值付出合理的價錢。
如果個製造廠的差異只剩價格,只好淪為打價格戰,毛利就只能3%~4%了。
留言列表